新闻动态
孩子被宠坏的3个表现,出现一个父母就要警惕了!小心养出白眼狼
图片
精读妈说:当孩子出现唯我独尊、脾气暴躁、缺乏责任感时,父母要警惕了!过度宠爱会让孩子变成"白眼狼",及时建立规则、引导换位思考、教会情绪管理,才能培养出懂得感恩、有责任感的孩子。
作者:香克斯
来源:爸妈精读原创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,宠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。
然而,过度的宠爱就变成了溺爱,很容易把孩子宠坏。
一旦孩子出现以下3个被宠坏的表现,父母就要警惕了,否则可能养出“白眼狼”。
图片
图片
表现一:唯我独尊,自私自利
被宠坏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,觉得全世界都要围着自己转。
他们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,只在乎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。
比如,在家庭聚餐时,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菜全部拉到自己面前,不许别人吃;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时,也不愿意分享,独占所有玩具。
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,就是孩子被宠坏的典型表现。
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·德雷克斯说过:“孩子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中心,但过度的自我中心会阻碍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。”
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唯我独尊的状态,长大后很难适应社会,也不会懂得感恩和回报。
孩子出现这种情况,父母该怎么做呢?方法论如下——
建立规则意识:给孩子制定明确的家庭规则,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。
比如,吃饭时要等大家一起动筷,不能独占食物;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等。
当孩子违反规则时,要给予适当的惩罚,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。
引导换位思考:通过讲故事、做游戏等方式,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。
比如,问孩子“如果你是那个小朋友,别人不跟你分享玩具,你会开心吗?”让孩子逐渐理解他人的感受,培养同理心。
表现二:脾气暴躁,稍不如意就发火
被宠坏的孩子习惯了想要什么就能马上得到,如果不能如愿,就会大发雷霆,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。
有些孩子在商场里看到喜欢的玩具,父母不买,就会躺在地上哭闹、打滚;在家里,父母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做事,他就会摔东西、骂人。
这种暴躁的脾气,是孩子被过度宠爱后形成的不良习惯。
方法论如下——
冷处理:当孩子发脾气时,父母不要立刻妥协,也不要和孩子对着发脾气。
可以先让孩子冷静下来,等他情绪稳定后,再和他讲道理。
比如,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玩具,你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,等他不哭了,再告诉他为什么不能买这个玩具。
教会情绪管理: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,教他们一些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。
比如,当孩子生气时,可以让他深呼吸、数数或者找个地方发泄一下。
同时,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。
表现三:缺乏责任感,逃避问题被宠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感,遇到问题总是习惯于逃避,把责任推给别人。
在学校里,孩子作业没完成,会怪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;在家里,不小心打破了东西,会说是别人碰了他才导致的。
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总是找各种借口来逃避。
方法论如下——
鼓励承担责任:当孩子犯错误时,要鼓励他们勇敢地承担责任。
比如,孩子打破了东西,让他一起参与收拾和赔偿;作业没完成,让他自己向老师解释原因,并保证以后按时完成。
通过这些方式,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后果,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树立榜样: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要以身作则,在生活中展现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。
比如,父母做错了事,要勇于承认错误,并积极改正。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,逐渐培养起责任感。
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,但这种关爱一定要适度。
当发现孩子有以上被宠坏的表现时,父母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纠正,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